第15章 造谣人2

秋天深了,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,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老师的朗读声,跟着下面好几位同学的声音,然而他们念的却不是海子的诗,是这首流传很广的仿冒诗。语文老师终于从好几位同学的笑声中听出了诡异。 “许昌定,你站起来,你把刚才念的诗再朗读一遍?”语文老师眼睛雪亮的抓住了那张纸条。 许昌定一看被抓包,想隐藏已经来不及,无奈起身诵读,一念完,立刻引起哄堂大笑。 “许昌定,我料你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,这是谁写的?”语文老师一听,气的脸色发白。 “我,我也不知道。”许昌定结结巴巴,他确实不是会写这些玩意的人,然而要他交代出处,他的确一无所知。 “你不知道?那你从哪弄来的歪诗?要是不说清楚,那你中饭就不用吃,站在办公室好了!”语文老师一向以严厉著称,这会可是撞到了枪口上。 事情并没有因高三(5)班许昌定的罚站而结束,那首老师嘴中的歪诗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全校争相传抄。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“该放假的未曾放假,该恋爱的早已恋爱”几乎成为口号,成为学生们最受欢迎的至理名言。 双塔中学之所以成为升学率很高的学校,自有它一套严格的教育方法。然而这首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学生们以学习为先提条件的意愿,转而大力转向放假谈恋爱。老师们视之为洪水猛兽的造反诗就不为奇怪了。尤其当这种思想以星火燎原的姿态蔓延时,教导处的老师决定要揪出写诗人,把这种错误思想扼杀,才能整顿好校风校纪。于是贯彻从上到下,从小到大的原则,把责任分配落实,从每个班级开始一一排查。 追究小道消息,分辨谣言,自古是最难办的事。何况这首诗在双塔中学的流传之广,可以说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的程度,因此查找的难度可想而知。锁定高三的学生开始,查来查去也查不到什么,后来扩大范围从高中部到初中部,可以说不放过任何可疑的线索,最后把目标确定在了毕业班身上。然而高三7个班,初三8个班,整整十五个班级也不是那么容易查的。 那天放学后,李佳明神秘兮兮的在校门口等待苏嘉出来。 “佳明,你小子,说到肯德基就跑不了你!”苏嘉斜背着书包,用手捋捋那头蓬松的卷发,那是他的标志性发型。尽管有很多同学好奇猜测,但从没有人搞清他的卷发是先天还是后天。 “嘿嘿,好怀念奥尔良烤翅哦!”李佳明咽咽唾沫,那么爱吃的人却长成瘦猴模样。 “告诉你,待会只能吃两对哦,我口袋里的钱不多了。”苏嘉为了堵上同桌的大嘴巴,只能花钱贿赂他。 “苏大少也会喊穷啊,你只要去你家的加油站加一次油,不就有足够多的零花钱吗?”李佳明好心提醒,反正这样的事,苏嘉也不是做第一次。 “现在我爸看的紧,非要我考出好成绩,否则就封杀我的零花钱!”苏嘉摇摇头。 “是啊,上次的测验,我的英语只考了及格,我就涂改了分数。要不我妈知道,非宰了我不可!”说到考试,李佳明耷拉着脑袋。 “那不是一班的尹尚文吗?他怎么不住校?”苏嘉看见了坐在黄包车上的尹尚文。 “哈,这家伙可真牛啊!听说不但门门功课都考全班第一,最近受伤更是不住宿舍,据说是跟一位高中部的女同学同居!”李佳明津津有味的说着听到的小道消息。 “李佳明,我可是花了大血本的哟,你千万不要先说出去,坏了我的计划,知道吗?”苏嘉请了客,在门口一再叮嘱。 “哎,放心吧,我的嘴巴肯定闭的牢牢的!”多吃了一只鸡腿的李佳明,舔舔发油的嘴巴保证道。 “不好意思,能不能让一下?”肯德基的宅急送小弟,应该是新来的在双塔中学就读的高中生临时工,手忙脚乱的拿着外送食品,打开那辆上锁的摩托车。 “那就这样吧!明天见。”苏嘉让开身,对着李佳明挥挥手。 “明天见!”李佳明也摆摆手。 “咦,中街路98-1号到底在哪里呢?”穿过马路,宅急送小弟对着仅有的一条街发愣。 “这位同学,请问一下,中街路98-1号怎么走?”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眼熟的,学生模样的同学在肯德基前刚见过,宅急送小弟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。 “我不知道!”摇头说不知的苏嘉,突然停住问道:“你说是98-1号吗?” “是啊,就是有98号,这排全是偶数的门派,偏偏没有98-1号!我要送全家桶啊!”宅急送小弟失望的快要哭出来,就一条街却让他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转。 “这不是楼雨家吗?”苏嘉暗自嘀咕,这双塔镇上唯一的一条中街路,却舍弃奇数门牌号,一律用偶数。楼雨家的别墅在街上后侧是很显目的位置,可是她家的门牌却很独特的选择什么98-1号并安在了左侧,要是一般不熟知的人根本找不到。

那些不着调的恋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