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了酒馆,众人找了个隔间坐了下来,那几位大户从怀里拿出一些散碎银子送给两位防送公人,其中一人对两位押解的公人说道:“两位公人,杨制使如今为民除害是个难得的好人,此去大名府山高路远,路途之中还望二位官爷多多照顾一二。” 这两个差人接过银子,其中一人笑着说道:“诸位放心吧,我们两个也知道他是位英雄,所以不必众位吩咐我们也晓得,诸位但请放心就是了。” 众人见两名差人答应了,他们又对两位差人道谢一番,几人又拿出些银两尽送给杨志做盘缠,杨志道谢后众人各自散了。 而就在那几位百姓走了之后,隔间的帘子又被人掀开了,杨志抬头一看原来是何子期。 两个差人不认识何子期,何子期也没废话,他拿出二十两银子递给那两个差人道:“二位差人,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单独跟杨制使说两句话?” 这两个差人一个叫张龙,一个叫赵虎,两人是开封府的押送差人,二人哪里见过这许多银钱,两人拿了银子爽快的出去了。 二人倒不怕何子期带着杨志跑了,二个差人出去后,何子期坐了下去,他看着杨志问道:“杨大哥,这样值得么?” 何子期指的是杨志为了不连累邻里主动投案,而杨志拿起酒壶给何子期倒了一杯酒回道:“有什么值不值的呢?我杨家自古以来都是光明磊落,我又怎么能让先祖蒙羞呢?” 何子期接过酒杯一饮而尽,没想到杨志对这件事看的竟然这么开,在他看来杨志因为杀了一个破落户,最后落得发配充军的下场,他替杨志不值。 “放心吧,大名府的府尹梁中书我自认识,这一次去充军也算是一个机会吧!”杨志说着又倒了一杯酒递给何子期道:“行了别说我了,你呢?在东京的事情还顺利么?” 听到杨志的问话,何子期脸色黯然,他摇摇头说道:“来晚了,林娘子已经死了。” 杨志闻言楞了一下,良久他叹息一声道:“这样啊!”杨志的语气中难免有些惋惜,他不由想起那个叫林冲的汉子,没想到这个汉子竟然已经变得家破人亡,如今的林冲在这世间就如同孤魂野鬼了吧! “这个世道啊……”杨志饮尽杯中苦酒说道:“真是容易把好人给逼疯呢!”杨志的语气听不出喜怒,两人沉默了许久,最后杨志又问道:“那你接下来去哪里?回去么?” 杨志并没有明问何子期是不是要回梁山,因为这里毕竟人多眼杂,一旦暴露何子期的梁山身份,恐怕何子期也不用回去了。 何子期摇摇头,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,这个时候两名差人进来了,这两个差人进来后,那个叫张龙的差人陪笑着对何子期与杨志说道:“二位,时间差不多了,该上路了!” 何子期与杨志纷纷起身,杨志在两名差人的押解下出了酒馆,而这个时候何子期追了出来,他拿着一个包裹对杨志说道:“杨大哥,你的行李!” 何子期说着将包裹丢给杨志,杨志伸手接到,包裹入手微沉,杨志稍微一掂量就明白了自的七宝驼龙枪也在包裹里。 杨志对着何子期拱手道别,何子期挥挥手转身走了,三人看着何子期的背影,赵虎对杨志说道:“我说杨制使,您这朋友真的够意思!” 杨志笑了笑,江湖儿女本就义气当先,不在江湖的人是不懂的,尤其是身边的这两个差人就更加不懂这个了。 杨志在两个公人的陪同下,望大名府进发,五里单牌,十里双牌,逢州过县,买些酒肉,三个在路,夜宿旅馆,晓行驿道,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大名府。 这大名府是大宋帝国的北方重地,而大名府的府尹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,这里的府尹不叫府尹而是叫留守司,这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,是大名府最有权势的人。 而当今的大名府留守司名字叫做梁中书,这个梁中书是大宋帝国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,不过江湖上都叫他梁肥羊,因为他每年都会给太师蔡京送生辰纲,但是每次都会被江湖中人给截了,而每年的生辰纲押送,最后都成了江湖中人的囊中之物,所以才有了这么个称呼。 当日正是是二月初九,张龙、赵虎解着杨志到了留守司厅前,二人呈上开封府公文,梁中书看都没看便让人把杨志给松绑了。 众人不明白梁中书为何如此,要知道每次新来的配军不拿些银钱,那可免不了一顿杀威棒,但是今天梁中书却一反常态直接把杨志的枷锁给下了。 原来在东京时,杨志与梁中书曾经是同窗,二人关系匪浅,梁中书让两个公人领了公文自回东京了,而他则带着杨志直接去了后堂。 杨志被梁中书带进后堂之后,他让杨志坐下之后说道:“杨兄好久不见,前些日子收到蔡绍的书信说你被发配至此,我着实是吃了一惊。” 杨志叹息一声,他把高太尉不容复职,因囊中羞涩街头卖刀却被牛二挑衅,最后杀死牛二一事说了一遍,梁中书不由跟着一起摇头,他拍着桌子说道:“这个高俅真是可恨,仗着踢蹴鞠得天子垂青,委以太尉重任,前些时候听说他报复了王进,林冲二人,不想竟然连杨兄都难脱他得毒手!” 梁中书说的情真意切,但是这梁中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只是他与高俅二人政派不同而已。 当下梁中书让人备酒给杨志接风洗尘,杨志在席间可以说是百感交集,当初二人同窗之时,都有着无限的报负。 然而如今的他已经被刺了金印,发配到这里坐了边军,而梁中书却已经是堂堂大名府的留守司了,二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。 当初的杨志对于梁中书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颇为不屑一顾,他信奉的是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,而梁中书信奉的是攀权富贵,没想到最后梁中书真的成功了。 这年头一刀一枪封妻荫子无异于痴人说梦,席间梁中书喝多了,话中难免有些刺耳,杨志心中虽然难受,但是最终他还是都忍下来了。 杨志如果要想东山再起,现在唯一能帮助他得就是面前的梁中书了,二人虽然看似亲密,但是早已经有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二人,如今的二人早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。 这就是人类的可悲,当年两小无猜,可是随着时间年龄的变化,人的心也会随着变化。 当夜散去之后杨志就留在了梁中书的府邸中住了下来,杨志也仿佛开了窍一般,抛去了自己的骄傲,早晚殷勤听候梁中书的使唤,把自己当成下人一般。 梁中书见杨志勤谨,心中隐隐有些优越感,看着杨志的样子,梁中书想到二人终究是朋友,而且杨志的武艺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,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拉杨志一把,杨志一定会为他刀山火海,在所不辞。 种种原因,梁中书想要拉杨志一把,他想给杨志安排一个军中副牌官做做,但是这种直接任命,在边军之中恐怕会有人不服,所以他还是得找个机会让杨志一展武艺才行啊! 杨志的武艺梁中书是知道的,所以他只需要安排一场演武就行了,想到这里他传下号令,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,来日都要到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。 安排号这一切,当晚梁中书唤杨志到厅前,杨志来了之后,梁中书让杨志坐下,他开口说道:“杨兄,我有心让你你去边军中谋个一官半职,但是恐怕军中将校不服,所以明日我想组织一场演武,杨兄到时候一定要大展拳脚,万万不可以输啊。” 杨志没想到梁中书竟然打算安排自己进边军之中。边军之中是攒功名最快的一个途径,也是他朝着脱离罪身迈出了第一步,对于这种恩情杨志自然感恩戴德,他双手抱拳对梁中书躬身说道:“大人放心,小人将门之后,武举出身,更是做过殿帅府制使。这十八般武艺不是杨某自夸,自然也是样样精通。既然恩相抬举我,杨志定然不会输,它日战场上若得寸进,自当不忘恩相今日之恩。” 梁中书见杨志行如此大礼,他急忙上前搀扶杨志道:“杨兄,你我之间不用言谢,而且这里又无外人,你我不用以官职相称,以兄弟相称便可!” 当夜杨志可高兴坏了,梁中书更是赐了杨志一副衣甲。次日天晓,时当二月中旬,正值风和日暖。 梁中书早饭已罢,带领着杨志上马,前遮后拥径直往东郭门演武场而去,到了教场之中,大小军卒已经列队整齐,一应武将更是早早等在教场门口。 梁中书骑马直接到了演武厅前方才马,左右武将拥着他到了厅上,梁中书坐在正面的浑银大椅上。 随着他坐下去,左右两边,齐臻臻地排着两行武将,这些武将按官职大小依次排列开来。 在最前面的是指挥使然后是团练使,正制使以及统领使,牙将,校尉,正牌军,副牌军、这些将校分前后坐好之后,不下百余人,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名府的军威之盛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