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千银求败

半个月后,凉州西北秋水镇上,忽有来自外地的二男一女三旅人,于镇东闹市街心处,设下了一个特殊的摊子。 这摊子占地超过了一半街宽,布置虽然精简单调,却又十分醒目招摇,在这闹市中可说格外地引人注意。摊子最前头立有一根直杆,杆上由顶挂下一面素色布旗,上书剑法世无双,千银求一败十个大黑字;中央是以三十六块三尺见方的密麻布垫,整齐铺成一处高只寸余的四方形场地;后头则摆有一张中古实木桌,上置一只晶莹透碧的凤凰玉雕,但见那玉雕在午后暖阳的照耀下,透着纯洁明净的光芒,与下方色暗间掉漆之古旧木桌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 此际摊子前头的杆旗旁,一个年约三十三四岁,唇上蓄着两撇胡子,一脸精明之色的黄衣男子,一手握锤一手执锣,正在那儿不住敲响着。但闻他奋力敲锣之间,口中还一再卖力呼喊道:“来呦,来呦!剑法世无双,千银求一败。只要谁能以剑胜过我这场子里的小姑娘,价值千银的传家之宝玉凤凰,便双手奉上呦!每次挑战只需一两白银即可,机会难得,错过不再啊!” 同时中央那布垫铺成的场子上,正站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,容貌甚是娇俏的粉衣小姑娘,一手掌剑一手插腰,水嫩的脸蛋上透着自信的光彩,眉目神情间尽是掩不住的兴奋之色。 至于最后方木桌处,静静坐着一名年约五十多岁,慈眉善目的绿衣男子,面上挂带着亲切微笑,时而盯着眼前的玉凤凰,时而又瞧着场子中的小姑娘。 原来这三人一行,正是叶家庄主叶守正暗中派出的任务团。场中那名执剑的娇俏小姑娘,正是叶家千金叶可情;前头那敲锣吶喊的黄衣男子,乃是叶府中一名姓朱的管事;最里边那静静坐着的绿衣男子姓田,则是叶府中资历最深的一位大总管。 今时三人来到这凉州西北的秋水镇上,便是为了设下较剑擂台,执行那异想天开的计画。为了不让外人瞧出他们三人与叶家庄的关系,不仅比武场子铺设地极为简单,便是三人服装也都是色质朴素,毫无一点儿来自大庄的模样。 至于整个摊子中唯一透显出华贵之气的凤凰玉雕,则是特意摆将出来,吸引围观众人目光的。这只凤凰玉雕市值约有五六千两白银,在叶家庄众收藏中,并不算上特别珍贵。其实若然叶家庄有意为之,价值数万两金之宝石玉品也尽拿得出,可这样的珍宝出现在一个江湖卖艺摊上,未免显得格格不入而惹人怀疑,于是索性只摆出这样一个虽贵不罕的凤凰玉雕,佯称是手上仅有的传家之宝,以此取信于人。并且这负责吆喝的黄衣男子,还按计故意将玉雕少喊了几倍价钱,更在外人面前显得自己这一行人不谙商市,根本与富贵之家一点儿无关,仅是手头紧迫,不得已拿出传家宝贝,方便谋些银两差使。 毕竟没落世家之遗族,类似此道得拿出了什么传世宝贝以换盘缠者,一般还不少见,看在旁人眼中,只会摇头暗笑这一家子的不争气,却不至于对其意图心起什么疑窦。 不过设下擂台招人比剑这一手法,确实算是稀奇,尤其镇台的剑手还是个一脸稚气的年轻姑娘,让人不禁对她的实力大不相信。但看随行的两名男子,气质可说平俗至极,浑身上下没有散发出一丝儿高手的习气,更就教人难以想象,他俩会是懂得什么精深的武艺。 其实这样的布局,也是叶守正特意叮嘱。毕竟他身为中原武林第一等之高手,打从心底明白一个道理,便是世上高手与高手之间,常会有种莫名的灵犀,能够相互感应到彼此的存在,即便其中一方有心掩藏,仍常不经意于举手投足之间,泄漏了自身的修为高低。 是以,叶守正刻意不命庄中身手不凡的武将们接近擂台,却是派出了两位略识一些武艺,可远远算不上高强的管事者与叶可情同在一行,让他俩负责擂台打点以及炒热场子,自己女儿则专责镇台以接受剑手挑战。 如此即便六合剑传人当真前来观看擂台,也仅会感觉场中姑娘的剑艺很有几下子,却不致将这三人一行立时与哪方武学名门联想一起。 当然,叶守正自不会毫不顾虑三人安全,另外仍是差遣了四位武将来此秋水镇上,暗中护守着这个擂台,只是这四人皆置身于数十丈外的街边楼阁上,以能远远望见场中景况,却又不会教场边观众觉察自己声息为度。 但是这样的安排,仍是免不了冒上一些风险,毕竟四位武将身手虽高,可与擂台隔开了一定距离,倘是场上变生了什么意外情况,他四人不一定来得及出手援救。因而整个擂台场的即时安危,可以说全担在了叶可情一人肩上,这也是当初叶守正特别向女儿提及的危险之处。 不过最后叶可情仍是一口承下了这个任务,而叶守正亦是一手托下了这个任务,这代表的是叶可情对自己剑艺十分有自信,而叶守正亦是对女儿实力十分有信心。 由于那姓朱的管事吆喝十分卖力,加上凤凰玉雕的光泽万分耀眼,街心附近的民众渐渐都被吸引过来,待见到擂台中的剑手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家,更是觉得新奇有趣,多半就这么留在场子边不走了。 于是围观此一擂台者愈聚愈多,一整个周边顿时热闹了起来。众人都是交头接耳地言谈来去,一会儿对那凤凰玉雕议论纷纷,一会儿又对叶可情指指点点。 此时忽有一中年男子从围观群众中踏将出来,近到那吆喝的朱管事面前,伸手比了比擂台方向,神色认真地问道:“喂,小胡子,是不是只要我付出一两白银,并且取剑打赢了这小姑娘,后头那凤凰玉雕刻就归我啊?” 问话的这男子年约三十五六,身材矮壮,生得一脸的横肉,皱巴巴的衣杉上沾着好几处脏渍,瞧上去甚似市井屠夫之流,却无一点儿武学高手的模样。 朱管事见得有客上门,立时笑颜招呼道:“没错!一两白银即可上台挑战,挑战成功即可拿走凤凰玉雕,这正是我们的规则。” 那矮壮男子于是又往那玉雕瞧了瞧去,神情间甚显心动,忽地从腰间钱袋里取出一两碎银,递给了朱管事,说道:“好!这凤凰玉雕,老子要了!”说罢,一个跃足上了擂台,身手还挺灵活,似乎真懂几分武艺。 原来这矮壮男子唤作童汝贵,少年时期曾经也心怀武林大梦,拜了个名声不错的师父,习得七年的基础武艺,根底打得很是不差,然而后来要再求功夫进境时,他却因受不了日益严格的训练而半途放弃了。之后这童汝贵便离开了师门,回到家乡秋水镇谋活求生,依凭过去七年光阴练就的一身劲力,为起市场中杀猪卖肉的生意,倒也顺手利落,日久做出了口碑后,收入都是稳定丰足,就此他便专意当起屠夫,不再奢想什么江湖侠客梦。 然而杀猪生意再怎么兴旺,一日也赚不过三两白银,这会儿他遇巧撞见了以千银玉雕为号召的擂台场子,忍不住大为心动。虽然童汝贵远离武斗已有十年之久,过去习的功夫也不以剑艺为主,可暗想自己一个学有功夫的堂堂男子,便是随意拿剑比划几下,也总不至于打输一个小小姑娘才是。 叶可情见得第一个对手已然站上擂台,好生觉得欣喜,眉目间不由透出光彩,可稍一盯瞧对手,又觉十分不解,忍不住出言问道:“大叔,我们比的是剑法高低呀,可你的剑呢?” 童汝贵咧嘴笑道:“剑,我有,便是这一柄。”一边说着,一边从腰间拿出了一柄短匕,在叶可情面前晃了几下。 叶可情嘴一翘,驳斥道:“这也算得剑么?我先提醒你,我这长剑亦是传家宝物,刃锋锐利地很。我不想占你这个便宜,大叔你还是回头换把好剑再来过!”语毕,将手中细剑举得高高的,让对手瞧得清楚明白。 但见叶可情手中长剑身虽细薄,却是刃如清霜,莹光照人;又如冰雪,寒光隐隐,显然确非凡品,另外配之以珠环剑首,铜质剑颚,剑柄处金丝绕缠,剑盘上还饰着一只小巧的月形象牙,整体构形甚是精致,貌若出自名家之手,。 原来叶可情所持这细薄长剑,名为月牙剑,确是百年前一位铸剑名匠所造,后成为叶家庄珍藏数代的宝剑,由于叶守正对女儿一向疼爱有加,在叶可情恰满十五岁那年,特别赠下此剑以作礼物,从此叶可情重之爱之,剑不离身,再也不使除了月牙剑以外之兵。 童汝贵虽然见得叶可情手中长剑不俗,却是不以为意,呵呵笑了两声,挥手说道:“无妨,短剑也是剑,我凭这柄匕首已足。”心里想着:“什么剑法世无双,还不过就是个唬人的自称而已,对付妳这小女娃,还不用叔叔我如何拼命。” 叶可情但见童汝贵好似十分看轻自己,大是觉得不满,小嘴一噘,内心暗道:“这人居然十分瞧不起我?好,我一定要好好展现实力,让他见识一下叶家剑的厉害!” 于是叶可情脸面略沉,拱手施了一礼道:“既然大叔不想换剑,晚辈也用不了强,比武这便开始吧!” 童汝贵又是呵呵笑了两声,将手中短匕横在面前,点头道:“请了!” 擂台外负责主持的朱管事见得较量已要开始,忙提音插话道:“较剑订则十分简单,只有一个非守不可的规矩,便是点到即止,一切仅以分出胜负为要,不可存心重伤对手。若是二位准备已妥,自可按意出手。” 朱管事说完话后,童汝贵便即前踏两步,另一边叶可情却是没有动作,仅是一手将剑握得紧紧地,两目亦是盯着对手紧紧地。 童汝贵注目瞧了叶可情一会儿,见她始终执兵不动,暗想:“这小女娃自以为有宝剑堪使,能逼得对手不敢近身,我偏来发个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,非要教她惊慌失措,转眼落败不可。” 心念已定,童汝贵猛地一个蹬足,矮壮的身躯箭驰般地向前投了过去,一个手起匕落,已将剑尖抵往了叶可情所在。岂料叶可情稳算时机,匕尖都已到了肩上二寸,这才一个轻灵点踏,身形一晃到了童汝贵的侧边。 童汝贵短匕到位,目标却陡然消失,内心惊呼:“人呢?” 与此同时,一道莹光在童汝贵面前轻疾地划过,童汝贵尚还不及明白发生何事,便闻“当”的一声清音响起,跟着又觉掌间先紧后空,原是所持短匕已给击得脱手而出,凌空上下地转了几圈后,“笃”的一响,插在了两块布垫中间。 童汝贵短兵脱手,一时惊错万分,不由“啊”的低呼一声,但又见得眼前一道人影乍现,一线清如霜雪的剑光骤然逼近,前后不走直径,却是犹如灵蛇环进而来。 童汝贵尚自瞠目咋舌,那利剑之尖却已抵上了他的喉头,童汝贵惊得呆了,不敢稍动一分,眼珠子死死地顺着剑脊看去,瞧见了底端一只精致的弯月象牙突起,这还不是叶可情的月牙剑么? 其实童汝贵当然早已知晓,这会儿能够抵上自己喉头的,仅以对手的月牙剑是唯一可能,然自叶可情动剑开始算起,此刻才是童汝贵首次瞧清其手中剑貌而已。 叶可情眉色一扬,面上露出得意,微笑说道:“你输了!”跟着便将月牙剑收回放下。 童汝贵才将话说得极满,短时之间却已败下阵来,他惊错之余,更多的却是难堪与困窘,于是匆匆忙忙下得场子,不单无暇行礼,就连短匕也没想拾回,这便一脸尴尬地快步离开了当场。 方才胜负之间,一切皆发生地太快,围观群众多半还不及理个清楚,便见叶可情的月牙剑已然抵上童汝贵的脖子。场外众人当场原都是愣着,可待童汝贵下了场后,不知是谁起的头,呼出了一个响亮的“好”字,并且拍出了大大的掌声。这人的“好”字连同掌声,听闻得其余观众便如大梦初醒一般,一个接一个地都是跟着喝采起来,纷纷鼓掌道:“小姑娘着实不简单!”。 当场擂台边就这么充斥着热闹的激赞声,捧得叶可情好生感觉得意,不由眉飞色舞地一手插腰,笑容满面,下巴微翘,很是一副神气的模样。 朱管事见得了小姐如此轻松地便赢下一场,自也很是欢喜,于是又一敲锣,朝四方朗声呼道:“来呦!剑法世无双,千银求一败!还有没有人要上场挑战的?” 朱管事这么哟喝了几下,忽闻场子边传来一阵鼓譟声,乃是从东南一角发出,听似有一小群人正在鼓吹着谁上台较剑一般。 朱管事隐约瞧得那群人当中,有一衣着灰杉的男子欲出不出,这便朝那方提音说道:“那位穿着灰色衣服的兄弟,何不便大大方方地上场试试身手,咱家小姑娘出手有分寸,绝不致伤了你的。”此话明着听来,是预设了那男子的剑艺并不如叶可情,实际暗藏着的,却是激将的用心。 那灰衣男子本来已有动心,这么一听言,更是受不起激,大踏一步站将出来,说道:“我便来试试,看看是谁需顾分寸,谁不伤了谁?” 但见此男子约莫三十六七年纪,中等身材,唇鼻宽阔,眉尾轻卷,形貌瞧上去还挺精神,手上提着一柄乌沉沉的铁剑,黑中透亮,质地应是不错。 灰衣男子从怀中拿出一两银子,轻手一挥,准确地抛在朱管事跟前,这便缓缓走上了擂台去,边行边还有同伴在其背后鼓舞道:“曹师父,出点儿劲,将那凤凰雕刻赚入手中,也好风光风光!” 原来这男子姓曹,名赋贤,幼时曾拜入雍州南湖剑派,认真习练了十五年的剑法,后来为了家计问题,不得已离开师门另谋他活,五年前迁居到了这秋水镇上,设下讲武学堂专授剑艺,收的学生多是镇上宽裕人家的年幼子弟,是以认识之人多称呼他一声曹师父。 这曹师父本来连同几位朋友在附近茶楼休憩,因为闻得了热闹声响,便一齐前来这街心擂台围观,待见得了台后摆出的凤凰玉雕价值不菲,一群人都是眼目一亮,又听说了比武主题乃是曹赋贤所擅长的剑技一项,一伙儿都想鼓舞他上台一试。 其实曹赋贤自身也很是心动,毕竟这一凤凰玉雕的价值,至少可抵过他三年教武收来的学费;不过他一向自重身份,但见台上剑手是个娇小姑娘,不禁感觉不大方便出面较剑,以免给围观群众落了个以大欺小的印象。于是曹赋贤面对同伴劝进,并不立即答应,却是推托了几句,说是先瞧清楚这剑手技艺高低,需得小姑娘确有过人实力,而非弱不堪击,他才好站上擂台挑战。 结果曹赋贤话才说出未久,场上叶可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,击败了一个颇有横力的识武男子,引来了众人的一阵赞叹喝采,更引来了曹赋贤同伴的再次劝进。 说来曹赋贤既能开得授剑学堂,自身的剑术修为确是不错,于是才见叶可情使了几手剑法,便知其剑艺十分不简单,远远超过了自己原先预想。于是曹赋贤对自己是否出面挑战一事,不禁又是期待又是忧虑,期待者是源自他身为一个剑手的本能,有机会和人切磋琢磨,自是提得起兴;忧虑者则是因为他在地方上还算小有名气,本身又是教剑为业的,这个脸比谁都还丢不得,可以说是一旦上场,他便只能赢不能输了。 便在两种念头于曹赋贤心里交相来去之际,朱管事的一段激将言语,可让他真正做出了决定,当场一步踏出,一口承下了挑战。其实曹赋贤的性子还算沉稳,也不是那么容易受得言语相激的,只是他一向甚重声名,人家既已这般说话了,他再不当众站出,可就显得扭捏退缩了。 叶可情见得曹赋贤踏入场中,举步沉缓,提剑不凡,很是一派厉害剑手的模样,比起方才那童汝贵可像样多了,心中不由暗道:“这个大叔还挺有架势,应是当真习过五年十年的剑技,我可不能太过大意。”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