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饱饭足,大家散席。三位女同学帮着鲁大妈收拾桌子,鲁大伯则不知哪去了,鲁丽萍说他或许到小店搓麻将去了。午后的阳光正好,三位男同学便掇了凳子去院子里晒太阳。鲁丽萍把苹果送到院子里,程明皓拿起一只苹果就咬,方晓和唐雨生也各拿了一只。一只小蜜蜂也来凑热闹,绕着唐雨生的脸飞来飞去。唐雨生醉眼朦胧,打它不着,只得站起来躲进屋子里。 不一会儿,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,周小蕙从屋里走出来,招呼大家上她家去玩。大家便起身跟随周小蕙而去,一路上说说笑笑,引来村中百姓羡慕的眼光。 周小蕙的父母亲都不在家,他们中午回家吃过饭又下地劳动去了。周奶奶招呼大家嗑瓜子,于是,大家在周小蕙家里嗑瓜子、聊天、喝茶,坐了一会儿又返回到鲁丽萍的家里。这时唐雨生的酒已醒,处在酒后的疲劳,精神上乏味,正想找点有刺激的事。 周小蕙说:“我们这村子里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,附近倒有一座山神庙,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去看一看?” 唐雨生说:“它离这里远不远?” 鲁丽萍说:“不远,但是要爬山。” 于是,唐雨生便征求大家意见,说:“你们去不去?” 方晓酒醉还没完全清醒,他说:“去……不去做啥?留在这里闲着也……没有意思。” 听说要爬山,娟子心想不去,但她没有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。于是周小蕙在前面领路,大家向山神庙进发,鲁丽萍将凳子搬回屋子里,跟在大家的后面。 出了村,沿着山沟走了二百米,便开始爬山。周小蕙说:“这山叫黄泥岭,山神庙就在半山腰。”娟子因体力不足,落在大家的后面,鲁丽萍走在队伍的末尾陪着娟子。 爬山的速度虽然不快,但是大家的身上还是冒出了热汗。偶尔一阵凉风吹来,大家感很凉爽,此时方晓的酒醉也醒了大半。 望着山腰的山神庙,大家走走停停,歇歇又走,好不容易才来到庙前。 娟子看时,见这是一间红墙灰瓦的庙宇,它的占地面积不大,大约只有三十几平米,庙里供奉着一尊面目慈善的山神,还有几尊丑陋的小鬼,小鬼的脚下侧身睡着一位衣裳褴褛的老人。 “这人是谁?”周小蕙问鲁丽萍。 “不知道,听我妈说,前不久这村里来了一位要饭的老人,也许就是他。”鲁丽萍说。 “他怎么会来这里?这模样也许会冲撞神灵,我们把他轰走。”周小蕙说。 周小蕙和鲁丽萍说的话显然已经被老人听到,他嘴里喃喃地说道:“不要轰,我这就走。”老人说着翻身坐起来,伸脚去套自己的鞋,嘴一边又念着:“走即有道,道亦无道。有道即无道,无道即有道。天有道,地无道;君有道,臣无道;官有道,民无道。蜀索道,古栈道,明道暗道空手道……”老人趿着破鞋走出庙门,一边又念着:“你有道,我无道,旁无道,走正道,正道即是阳光道……”他伸手折了一条小树枝,打着路边的野花野草走下山去。 大家望着老人下山去的背影,周小蕙说:“这老人疯疯颠颠地说些什么?” 程明皓说:“管他是说什么。” 娟子说:“也许你们不该赶他走。” 周小蕙说:“他不走我们怎么办?在这碍手碍脚的。” 鲁丽萍问唐雨生说:“他刚才是说些什么?” 唐雨生也觉得这老人挺奇怪,他说:“我也没有听明白,好像说的是什么道之类的。” 大家又回到庙里,周小蕙说:“庙里供奉的这尊山神叫李王爷,他曾显灵帮助百姓,所以常常有人前来烧香祭拜。” 接着她又给大家讲了一个李王爷显灵的故事。她说,从前一位商人背了一袋银子赶回家给母亲治病,走到这山里天已黑了。他想在村子里投宿,但想到病重的母亲,他还是继续往前赶路。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:“前面的客官,等一等。”他回头一看,见一位老人蹒跚着向自己走来,不忍心置之不理,就停下脚步等他。 老人走到他跟前,说:“天已经这么黑了,你想到哪里去?” “回家。”他说。 老人说:“回家也不用这么心急,到前面的村庄里宿一晚,明天再回去也不迟。” 他说:“不行,家里的老母亲现在病重在床上,耽搁不得。” 老人说:“正好我也赶着回家,我们俩就一起走。” 他说:“您也回家?家在哪里?” 老人说:“不远,就前面的村子里。” 他说:“好吧,那我们就一起走。” 两人走到前面的村庄,商人说:“现在您该到家了。” 老人说:“还没有,我的家在前面的村子。” 两人继续往前走,商人走了一天,此时又饿又累,说:“现在能有点吃的就好了。” 老人说:“现在我也是这么想,你在这儿稍坐一会儿,我去去就回来,到附近的村子里去看看有没有吃的。” 商人坐在路旁抽烟休息,不多一会儿,老人就提着一小篮子热气腾腾的馒头回来了,其中还有酒和肉,商人看了心里十分兴奋,说:“您这是从哪儿弄的?” 老人说:“这你就别问了,吃就是了。” 商人坚持说:“这不明不白的东西叫我怎吃得下?您不说明白,我便不吃。” 老人说:“我还真没见过像你这么认真的人,告诉你吧,这前面的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明天娶媳妇,今晚上正在做馒头,我就向他们要了些回来。” 商人吃了馒头和肉,却决意不肯喝那壶酒,老人知道他心存疑虑,说:“这酒不喝也是浪费。”就自己把酒喝了。 吃了馒头和肉,商人的身体里顿时增添了力量,作为答谢,他给老人三枚铜板。 老人说:“我这也是讨来的东西,怎能收你的钱?” 商人说:“但是我也不能白吃您的东西。” 两人推辞一番,老人只得把钱收下,放进自己的腰包里。 两人继续往前赶路,走到一处岔路口,老人止住脚步说:“现在我不能陪你走了,我的家要往这边走。”商人说:“那好吧,我们就此分手。”老人说:“你继续往前走不会有事的,我的名字附近的人都知道,如果有事,你就喊一喊我的名字——李王爷。” 于是两人分手各走各的路,商人想着家里患病的老母亲,继续往前赶路。走到山谷的狭窄处,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位蓬头垢面的壮汉挡住了去路。那壮汉拿大刀指着地上的路说:“我是这山的主,这里的树是我栽,这里的路是我开,欲想打此过,乖乖留下买路钱!” 商人显然明白自己眼前遇到了什么,心想这下子自己全完了,他拔腿就往后跑,可是没跑了几步,又被一位壮汉挡住了去路。商人被两位壮汉前后夹击,进退无路,眼看壮汉那锋利的大刀向自己的脑袋劈来,心想这下自己没命了,赶紧用双手抱住自己的脑袋,情急之中大喊一声:“梨王爷,快来救我!”却见那大刀迟迟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,睁眼再看时,两位壮汉早已不知去向。 那位商人回到家里,花钱给母亲治好了病。第二年春天,他又从原路返回前往苏州做生意,沿途向人打听李王爷,可是,附近的人都说没有见过这样一位老人。商人想起自己是在岔路口与老人分手,便去寻找那地方。找到了岔路口,再沿着老人离开的方向寻找,结果就爬上了这一座黄泥岭。商人看见山坡杂草丛生荆荆遍地,独有一株李树开着白花,有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采蜜,还有各色的蝴蝶绕着李花翩翩起舞,便向李树走过去。走到树下,看见树上有一个小窟窿,小窟窿里有三枚生了锈的铜板。商人这才明白,那天晚上自己遇见的老人不是别人,而是这棵老李树变化而成,救了自己的也正是这棵老李树。于是,商人便花钱买下了这片山地,又请来有名的工匠,在这李树的旁边盖了一座庙,庙里供奉着李王爷的神像,此后便有许多人前来祭拜。 听周小蕙这么一说,唐雨生再看那神像下的香炉,里面果然有许多香灰。香炉旁边有一只竹筒,竹筒里面装着一把竹签,竹签上都写着乩语。就说:“这故事果然有趣,可惜我们来时没有准备,不然,我们也给他烧一炷香,许下一个心愿。” 娟子看了唐雨生一眼,说:“你也相信这些?” 唐雨生笑一笑没有回答。 鲁丽萍说:“这倒不用担心,香纸和蜡烛都有现存的,它们就放在这神像下面的柜子里。” 周小蕙也说:“这种事情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不如我们大家都烧香许一个心愿,反正这也花不了很多钱。” 鲁丽萍说:“就是。” 此时方晓、程明皓也表示赞同。 于是,鲁丽萍和周小蕙去神像下的柜子里取香纸和蜡烛,方晓看见柜子里面有鞭炮,就从中取出一挂。唐雨生和程明皓见了,也各取了一挂拿在手上。女同学不敢放鞭炮,只取了香纸蜡烛。 方晓说:“这钱怎么办?” 周小蕙说:“这香纸和蜡烛的钱是不可以代替拿的,自己把钱放在柜子里就行。”方晓听了,便往柜子里丢了一张十元的人民币。唐雨生和程明皓见此,也各自往柜子里丢了一张十元人民币。周小蕙和鲁丽萍往柜子里丢了五元钱,娟子本来不信这些,她看大家都这么做了,就也拿出五元钱取了香纸和蜡烛。 大家把香纸和蜡烛拿在自己手上,却又不知怎么做。周小蕙告诉大家说:“先点上蜡烛,然后烧香磕拜,再许心愿,最后抽签。做时要虔诚,否则菩萨就不灵。”说毕,她就开始给大家示范。 唐雨生看见她这么在行,就说:“看来你以前没少来过这里。” 鲁丽萍说:“每年过节,她奶奶都带她来这里。” 周小蕙说:“谁先来?” 鲁丽萍说:“那就我先来。”她把蜡烛点燃时口中便念念有词:“李王菩萨保佑!李王菩萨保佑!保佑我父母健康长寿!保佑我学习进步!”她擎着点燃的香朝“李王爷”叩头三拜,虔诚地把香插在香炉里,然后,捧起放在香炉旁的签筒开始摇签。竹签在签筒里面“嚓嚓嚓”作响,有一支签终于从签筒里面跳出来落到地上。鲁丽萍捡起来一看,是四十五签。周小蕙连忙从柜子里找出签词,只见签词上这样写着:“上签戌宫,【仁宗遇仙】温柔自古胜刚强,积善之门大吉昌;若是有人占此卦,宛如正渴遇琼浆。”唐雨生从旁看了,连说是好签,就也学着鲁丽萍的样子开始焚香叩拜,但是,他的姿态有些笨拙,引来了程明皓、方晓和娟子的嗤笑。周小蕙连忙制止说:“做这种事是不能笑的,否则菩萨就不灵验。”于是大家止住了笑,看唐雨生完成一系列的祭拜动作。 唐雨生默默许的心愿是:“愿李王菩萨保佑我的家庭团结和睦!也保佑我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!”他抽了十九签,签词上写道:“中签辰宫,【子仪封王】急水滩头放船归,风波作浪欲何为;若要安然水稳静,等待浪静过此危。”唐雨生看了,心中颇不乐意。周小蕙连忙安慰说:“这签并不算是坏的,还有比这更不好的下签和下下签。” 方晓原本就不相信这些,只图凑热闹,他点燃香纸,口中念念有词地向李王爷菩萨叩头三拜。他许下的心愿是:“李王爷保佑我能娶一位才女为妻。”他抽了四十七签。签词上写道:“上签亥宫,【梁灏登科】锦上添花色愈鲜,运来禄马喜双全;时人莫恨功名晚,一举登科四海传。” 程明皓许下的心愿是:“愿李王菩萨保佑我娶周小蕙为妻!”他抽了二十三签,签词上写的是:“中签已宫,【怀德招亲】欲扳仙桂入蟾宫,岂虑天门不任君,忽遇一般音信好,人人欢笑领顶花。” 周小蕙许下的心愿是:“李王爷保佑我爱的人能真心爱我!”她抽了九十一签,签词上写的是:“中签酉宫,【三战吕布】好展愁眉出众来,前途改变喜多财;一条大路如天阔,凡有施财尽畅怀。” 最后才是娟子,她许下的心愿是:“愿李王菩萨保佑能找到杀害父母的凶手!”她抽了七十签,签词上写道:“下签辰宫,【李密反唐】朝朝恰似采花蜂,飞出西南又走东;春尽花残无觅处,此心不变旧行踪。”她虽然不相信这些,但此时看了这签,心里也是不乐。 抽了签以后,大家又来到庙门外燃放鞭炮。鞭炮炸得山响,惊飞了山里的小鸟。 大家又在李王庙前庙后逛了一会儿。此时大家见唐雨生和娟子闷闷不乐,却又不便问他们各自许下的是什么愿。 下山回到鲁丽萍的家里,鲁大妈早已给大家准备了水果点心。此时周小蕙的父母也来到鲁丽萍家里,邀请大家再到他们家里玩,给大家烧点好吃的再走。方晓看看时间已经不早,就对周大伯和周大妈说:“下次吧,下次来时一定到你们家里去玩。” 大家吃了水果,开始动身返回学校。鲁大伯、鲁大妈和周大伯、周大妈送大家走到村口,嘴里不住地说道:“下次再来玩!” 方晓、唐雨生、程明皓和娟子也不住地说:“会来的,我们一定还会来的。”
点击弹出菜单